发热、头痛、呕吐、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
看到这些症状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不就是感冒啊,没什么大问题。其实你错了,这也可能是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的症状,切不可大意。
结核性脑膜炎?我怎么可能得这个病,这个病感觉离我十万八千里...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侥幸心理,感觉自己肯定不会得结核性脑膜炎,那就更应该看看我们这篇科普文章了。
什么是结核性脑膜炎?
为什么会得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怎么会出现脑积水?
哪些人群容易发病?
该怎么预防?
怎么治疗?
一、什么是结核性脑膜炎
一、什么是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到脑膜和脊膜引起的非化脓性的感染性疾病。
二、为什么会得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体内潜伏的结核病灶或者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感染到脑膜和脊膜的疾病。所以,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免疫力较低者都有可能成为结核病灶“攻击的对象”。
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多起病隐匿,慢性病程,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缺乏结核接触史,症状往往轻重不一,其自然病程发展一般表现为:
多起病隐匿,慢性病程,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缺乏结核接触史,症状往往轻重不一,其自然病程发展一般表现为:
01.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
02.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在早期由于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炎性反应,脑脊液生成增多,蛛网膜颗粒吸收下降,形成交通性脑积水所致。颅内压多为轻、中度增高,通常持续1-2周。晚期蛛网膜、脉络丛粘连,呈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多明显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严重时出现去脑强直发作或去皮质状态。
02.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在早期由于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炎性反应,脑脊液生成增多,蛛网膜颗粒吸收下降,形成交通性脑积水所致。颅内压多为轻、中度增高,通常持续1-2周。晚期蛛网膜、脉络丛粘连,呈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多明显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严重时出现去脑强直发作或去皮质状态。
03.脑实质损害:如早期未能及时治疗,发病4~8周时常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如精神萎靡、淡漠、谵妄或妄想,部分性、全身性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昏睡或意识模糊;肢体瘫痪如因结核性动脉炎所致,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交叉瘫等;如由结核瘤或脑脊髓蛛网膜炎引起,表现为类似肿瘤的慢性瘫痪。
04.脑神经损害:颅底炎性渗出物的刺激、粘连、压迫,可致脑神经损害,以动眼、外展、面和视神经最易受累,表现视力减退、复视和面神经麻痹等。
四、结核性脑膜炎怎么会出现脑积水?
结核性脑膜炎产生脑积水的原因较为复杂,炎症渗出物在底池的积聚、阻塞可导致交通性脑积水,而小脑延髓池的渗出、纤维蛋白阻塞第四脑室开口及结核性室管膜炎阻塞室间孔或大脑导水管是形成阻塞性脑积水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室间孔、大脑导水管等脑室系统受压因素之外,结核性的室管膜炎也是脑积水的重要原因。
五、如何预防?
既然,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我们就要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毕竟身体抵抗力提高了才能抵抗住病毒的入侵。
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结核脑膜炎性脑积水如何治疗?
李小勇主任建议: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基本均会发生颅内高压和脑积水并发症。神经内科或结核内科的传统降颅压方法,就是静脉输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和腰穿脑脊液释放,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效果是有限的。一旦出现颅内高压和脑积水失去控制,就应及早改用脑脊液神经外科学治疗的技术(脑脊液综合治疗法),使颅内高压得到更好的控制。
脑脊液综合治疗的方法,因解决了脑脊液分流感染、分流管堵塞的这两项难题性并发症,所以不仅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一次性脑室分流术的效果,而且还获得了脑脊液分流术和脑积水内镜(微创)手术(第三脑室造瘘术)并发症预防和纠正性治疗的值得业界关注的临床结果,因此,脑脊液综合治疗法大大提高了各种类型脑积水的治疗水平。
(责任编辑:李小勇脑脊液科)